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

給女兒的信:薪水不多,要如何生活?

女兒:

有位男鄰居,年近四十,薪水約三萬,老婆是作業員,薪水不知道,但在外租房,又有汽車貸款,還有國中女兒的學費...等生活上的開銷,所以時常喊錢不夠用,甚至常跟老闆預支薪水。

此外,聽說女兒想讀貴族國中,他就算自己經濟拮据,再加上政府也有補助,所以也同意讓女兒去讀。

女兒,若是老爸,「假設」我只能賺3萬,那我一定省省用,衣服平價、飲食平價,學校讀一般就好,不需讀貴族學校,省吃儉用,不要有額外消費,也是挺快樂的。

然後,平常若較少開車,乾脆賣掉車,多搭捷運、公車、火車(每月油錢、每半年保養費、每年燃料稅、牌照稅、車位費,就不知多少了)

放假想出去玩,就去附近爬山、公園走走、學校運動,或利用大眾交通工具。外出遊玩,主要是轉換、紓發平常緊繃的心情,而不是一定要去哪個地方。況且,只要能跟心愛的人在一起,地點去哪,反而不重要了。最重要是,有陪伴到家人或另一半。

其實,老爸生活非常簡單的,平常沒有其他開銷,只有三餐、網路、手機費、勞健保費、汽機車油錢,還有每年繳稅、房屋稅、地價稅、燃料稅、牌照稅、保險費。

除了這些,老爸也沒什麼娛樂的(除了買書,但最近已看破,不再花錢買書,也在認真斷捨離),最大的快樂,就是讀經、看書、上網聽演講、看影集,就這樣。

女兒,其實生活簡單就是快樂,人的慾望無窮,永遠滿足不了,而且慾望太多,煩惱就多。

怎麼說?

像老爸以前亂買書,書買一堆,都放到衣櫃了,所以書太多,反而煩惱書都看不完,自然會很快想把手上的書看完,才能看下一本,變成無法好好欣賞一本書,更不用說重複多次看。

(看書要溫故而知新,才能在不同年紀,體會更多不同意涵,特別是古書)

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說:「多欲為苦。生死疲勞。從貪欲起。少欲無為。身心自在。」

又說:「心無厭足。唯得多求。增長罪惡。菩薩不爾。常念知足。安貧守道。唯慧是業。」

《佛遺教經》也說:「汝等比丘,當知多欲之人,多求利故,苦惱亦多;少欲之人,無求無欲,則無此患。直爾少欲,尚宜修習,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!少欲之人,則無諂曲以求人意,亦復不為諸根所牽。行少欲者,心則坦然,無所憂畏,觸事有餘,常無不足。有少欲者,則有涅槃。是名少欲。」

女兒,你看,佛陀知道世人最大的通病,就是貪欲,所以連即將涅槃時,伋然殷殷告誡世人要放下貪欲。

女兒,所以生活夠用就好,不要太重物質生活,否則只會愈不快樂,因為擁有愈多、煩惱愈多,愈不開心。

要謹記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