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
給女兒的信:論語學而第一精選佳句(1)
子曰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孔子說:「經常學習,不也喜悅嗎?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了,不也快樂嗎?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,不也是君子嗎?」
*****
女兒,孔子這句話,很有道理。
妳看第一句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」我們可以理解為,經常溫習、復習,溫故而知新,不也能感到快樂嗎?
就像我們讀一本小說,每次讀的感想、心得都不會一樣,甚至愈讀愈有新的體悟,這就是溫故知新的力量,也代表,我們的心靈、見識年年成長,才能有新的感受。
也如同蘇東坡所說:「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」
所以,買書,還是要慎選,而不是亂買,因為有些書,看一遍就索然無味、束之高閣!
書,還是經典最好,因為歷久不衰,必有道理與價值!
注意,這裡的學而時習之,是泛指所有的學習,而不是只有讀書而已。
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」
有時好朋友、好同學、好同事,來家作客、拜訪,也令人很快樂,老朋友就該常聚聚聊聊,這樣感情才不會生疏,甚至可以做心靈交流,不管是拓展知識、資訊,或是心靈抒壓、陪伴,都有很大的幫助。
人,還是要有朋友的,才能分享人生的喜怒哀樂、悲歡離合。
不過,老爸覺得,這裡只限定於好朋友、志同道合的朋友,否則來了一個話不投機的不速之客,勉強稱得上朋友的人(搞不好連朋友也搆不上),那妳能感到喜悅嗎?相信很難吧!
「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」
女兒,人生在世,一定會有別人不了解我們、誤會我們的時候,但若能不生氣,轉個念,看開一切,那不也是個謙謙君子嗎?
這點其實最難做到,很多人往往一被誤會,遇到境界,脾氣就牙起來了,諸佛菩薩、聖賢的教誨,都不知拋哪去了,這也是為何人要修行的原因,就是要修心,修正過去不良的心態與言行舉止,這才是真修行。
如果只會講,不試著努力改變,那就跟《小兒語》講得一樣:「讀聖賢書,字字體驗,口耳之學,夢中吃飯。」
慚愧老爸承認,不生氣這點,自己還要再加強學習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